細說氨制冷系統四大主要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
更新時間:2021-07-22 點擊次數:1471次
制冷是指用機械方法,從一個有限的空間取出熱量,使該處的溫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這個過程是靠熱傳遞來完成的。制冷技術是一項工藝極其復雜,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工作,尤其是系統中的氨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有毒,使人窒息的氣體,對人體健康和安全生產都有潛在的較大的危害性。所以要求制冷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屬冷庫設備的構造、結構、性能、特點、分布情況、工藝流程、運行原理,掌握安全操作技術,并具備查患排險能力,這樣才能勝任制冷運行和管理工作。下面就圍繞
氨制冷系統四大主要部件及其制冷工作原理談談自己粗淺的理解和看法。
一、制冷工作原理:
壓縮制冷系統。它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貯氨罐、油分離器、節(jié)流閥、氨液分離器、蒸發(fā)器、中間冷卻器、緊急泄氨器、空氣分離器、集油器,水冷卻裝置,各種閥門、壓力表、測溫儀和高低壓管道組成。其中,壓縮機、冷凝器、節(jié)流閥和蒸發(fā)器是制冷系統中最基本的部件。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制冷劑氨在系統中不斷循環(huán)流動,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其工作過程是:液態(tài)氨在蒸發(fā)器中吸收被冷卻物的熱量之后,汽化成低壓低溫的氨氣,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氨氣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卻水降溫放熱冷凝為高壓氨液,經節(jié)流閥節(jié)流為低壓低溫的氨液,再次進入蒸發(fā)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huán)制冷的目的。這樣,氨在系統中經過蒸發(fā)、壓縮、冷凝、節(jié)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制冷循環(huán)。
二、活塞式壓縮機的基本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活塞式壓縮機是目前廣泛用于大中型冷庫的制冷機型?;钊綁嚎s機主要由機體、曲軸、連桿、活塞、進排氣閥組、安全閥、能量調節(jié)機構,潤滑系統和直聯式電動機配裝而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靠電動機的轉動,來傳動直連式曲軸,帶動連桿、活塞和氣閥系統,在曲軸箱、汽缸作上下往復運動,來完成吸氣、壓縮、排氣三個過程,使低壓氨氣轉化為高壓氨氣,排至冷凝器中,強迫氨氣體分子在高壓作用下,在容器內聚集,形成液態(tài)氨。
三、水冷式冷凝器的結構和作用:
水冷式冷凝器按其形狀可分為立式、臥式、套管式三種。其作用和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察爾森水庫管理局冷庫安裝了一臺中型臥式冷凝器,它是水平吊裝安置在機房的,他的筒體是由8-16㎜的鋼板卷焊而成的圓筒,筒內兩端各焊接一塊多孔管板,兩塊管板之間焊接或脹接有無縫細管數十根,形成了幾束管簇,兩端管板的外面用端蓋封閉,端蓋上鑄有分水隔板,從而把全部管束分隔成幾個管組,冷卻水從一端端蓋進入后,將按順序通過每個管組,最后從同一端上部流出。高溫的制冷劑從冷凝器上部的進氣管進入筒內管束之間,與管內冷卻水進行熱交換,冷凝液從下部出液管道流入貯液器。此外,臥式冷凝器筒體上部還安裝了安全閥、放空氣閥、壓力表和均壓管接頭,以確保設備運行安全。
四、節(jié)流閥的結構和作用:
節(jié)流設備分為手動膨脹閥(調節(jié)閥)、浮球式膨脹閥、熱力膨脹閥以及毛細管等幾種。其中最常見的屬手動膨脹閥,它由閥體、閥針、調節(jié)桿、過濾器、傳動桿、感溫包、彈簧、填料等組成。手動膨脹閥與普通截止閥的構造相似,只是手動膨脹閥的閥桿采用細牙螺紋,閥芯成針形或具有V型缺口的錐體,使其開啟度緩慢地增大或減小,可保證良好的供氨調節(jié)作用。